最近Omicron疫情在台灣有蔓延的趨勢,即將過年了大家不免憂心忡忡,關於Omicron來襲我們應該有什麼認知?除了戴好口罩、勤洗手、維持社交距離、打好疫苗之外我們還能做什麼?別擔心了!保持樂觀的心情,或許再沒多久我們就能回到以往的生活唷!為什麼這麼說呢?來看看這篇文章吧!
恐怖的Omicron感染數字
今天2022/1/22國內確診個案數:82例,累計2022年至今,確診本土個案截至111/1/22,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公布最新統計,1月以來共累計166例個案,當中有120人輕症、46人無症狀。但境外移入確診個案中,有兩人病情為中重度個案,產生輕到中度肺炎,本土個案中到目前為止沒有發生重症的病人,沒有死亡的案例,這跟以前的Delta病毒或者是原始病毒有點不一樣。
Omicron的傳染力是原始病毒的10倍,如果跟Delta病毒相比則是Delta病毒的2倍,同時它突破感染的情況也比Delta病毒高2倍,聽起來好像很恐怖,但是Omicron這個變種病毒很少出現重症的患者。
感染Omicron會有什麼症狀?
到目前為止我們發現Omicron的病人多半都是上呼吸道的症狀,例如說:喉嚨痛、喉嚨癢或者喉嚨乾約有55%病患,咳嗽則有43%,發燒27%,流鼻水15%。這些症狀聽起來跟感冒、喉嚨發炎這種症狀是很相像,也就是說Omicron這個病毒感染的症狀多半是出現在上呼吸道,很少進到下呼吸道而引起肺炎問題。
台灣與美國防疫方式的異同
台灣疫情指揮中心、美國CDC 應對方式:和以往一樣,戴口罩、勤洗手、打疫苗、維持社交距離,並將Omicron列為第二級變種病毒:VOC, Variant of Concern,比最危險的VOHC, Variant of high consequence 低一級。
台灣還多了疫情調查跟確診足跡來追蹤感染者去過哪些地方,接觸者必須要隔離或者居家檢疫,但在美國或其它感染的人數非常多的國家已經沒有辦法去追蹤確診足跡,這些地方他們做大規模的篩檢來找出潛在的、受感染的病人,因為這些疫情越來越嚴重的國家,每天確診數百人甚至數千人,此時再追蹤確診足跡已經沒有其意義。
談談「流感」的故事
年紀稍長一點的朋友都應該還有印象,在10幾20年前每年到了秋冬之際,流感是最可怕的疾病,當時流感的症狀跟新冠肺炎的感染很像,流感會引起高燒、肌肉痠痛跟現在的新冠肺炎有點像,當時診斷流感也是跟現在新冠肺炎一樣,你要問他有沒有旅遊史、接觸史、群聚史或者是否從事特殊的職業,也就是所謂的TOCC ( Travel history、Occupation、Contact history、Cluster )。至於要怎麼確診呢?也是要做鼻咽的篩檢,後來有治療藥物的出現-克流感,一開始用藥非常嚴格,一定要篩檢是陽性同時TOCC都確認是得流感才能開這個藥物,後來因為藥物的價格降低了,為了擴大治療流感所以不用篩檢也可以開克流感,但一定要在病例裡註明接觸史、群聚史、旅遊史才能開這個藥物,後來限制又更寬鬆,只要認為說有可能是流感就可以開克流感,所以流感也就沒像以前那麼可怕了。
所以相信新冠肺炎也會慢慢的流感化,漸漸的變成像一種流感病毒甚至變成另外一種呼吸道感染的病毒。
關於Omicron的另類思考
接下來提供大家一個另類的思考,美國麻州總醫院國際感染疾病主任Edward Ryan提出了一些看法,這邊提供給大家做參考:
- 他認為美國將會有20%-50%的人感染Omicron病毒。
- 他說Omicron主要是感染喉嚨跟鼻腔的黏膜,都在接近上呼吸道的地方,所以這個病毒特別容易因為打噴嚏或咳嗽飛沫感染其它人,所以病毒傳染力特別強,但也因為這個病毒不會進到下呼吸道,所以不會像一般的新冠肺炎病毒一樣引起嚴重的肺炎,甚至造成死亡。
- 他說Omicron病毒最終會演變成像是另外四隻引起一般上呼吸道感染的4種冠狀病毒,也就是變成感冒的第五隻病毒。
- 他說再去追蹤感染者的足跡,做疫情調查已經沒有意義了,因為太多人得到感染怎麼去追蹤這些足跡?全部都混在一起根本無從追蹤。
- 他說最終大家都會得到新冠肺炎的感染,所以到今年的夏天我們就可以恢復正常的生活。
以上是以另一個角度來思考Omicron新冠肺炎病毒。
關於Omicron,給大家的建議
關於新型冠狀病毒侵襲全球這個問題我們可以好好的思考,如果每次出現一個新的病毒我們就要如臨大敵,一定要去做所有的確診足跡、所有的疫情調查,最後搞得人仰馬翻、兵疲馬困以致無法恢復正常的生活,這樣是應對這個病毒最好的方法嗎?我們可以試著這樣理解:
- 如果感染Omicron病毒,其實就是輕症的症狀,甚至有40%左右的人是沒有症狀,簡單的講Omicron就是一隻感冒病毒。
- 藥物終將出現,治療新冠肺炎的感染就已經不是困難的事情,概念上就很像治療以往的流感病毒感染。
- 根據種種的資訊,感染Omicron其實不是那麼可怕的事情,消除心理的恐懼你就不用再懼怕這個新冠肺炎病毒了。
總而言之戴好口罩、勤洗手、維持社交距離、打好疫苗之外,放鬆心情別造成心理的壓力,相信我們很快就能度過這個艱難的時期,恢復以往的生活!